了解白內障 – 易當近視加深 治療比率僅4.8%

白內障雖然是本港常見眼疾之一,但不少人誤以為是長者才會患上的疾病,香港大學的數據發現,年齡50至59歲的組別中,白內障發病率高達22.4%,即約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人患病,但一般視力模糊等病徵易被忽略,或誤當近視加深。眼科醫生指出,患者及早接受白內障切除手術,植入人工晶體後可恢復正常視力,但本港患者接受手術治療的比率只有4.8%,呼籲患者勿諱疾忌醫,避免視力問題影響日常生活。

了解白內障 – 香港三大高危眼疾之一

白內障是一種眼科疾病,患者眼睛晶狀體的蛋白纖維退化,由原本清澈透明逐漸變混濁,阻擋光線並影響聚焦。患者視力會因而轉差,視野變得模糊、暗淡,亦會出現近視或遠視度數加深、怕強光、影像重影等問題,嚴重者更可能引發青光眼,甚至失明。因視力轉差,白內障患者亦較常發生交通意外,或因跌倒導致骨折。

微創手術成功率高康復快

雖然白內障普遍被認為是「老人病」,但其實中年人亦需要小心提防。香港大學一項流行病學研究訪問近4.6萬名18歲以上人士,發現本港70至79歲長者白內障病發率高達70.4%,但50至59歲人士亦有22.4%患病。除年齡因素外,眼睛經常接觸紫外線、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、患上糖尿病、眼睛受傷或患有其他眼疾、有白內障家族病史等,均是導致白內障的高危因素,其中亦有約1%年輕人患上先天性白內障。

現時醫學界一般會採用超聲波乳化微創手術治療白內障,利用微創技術於眼角膜開出僅約2.2毫米的切口,利用乳化技術移除混濁的晶狀體,再植入人工晶體作為替代。手術約需30分鐘,患者要滴眼藥水作眼睛表面麻醉,傷口亦毋須縫針,一般可快速康復。術後患者視力能夠大幅恢復,更可在植入前微調人工晶體的形狀,同時矯正患者近視、遠視、散光及老花問題,令患者減少對眼鏡的依賴,人工晶體一般屬永久有效,毋須定期更換。

香港眼科學會副會長王逸軒指出,本港白內障患者整體接受手術治療的比率只有4.8%,公眾更常誤以為白內障要「熟透」才可進行手術,於是刻意拖延病情。他指,現時白內障切除手術技術成熟,毋須等待「熟透」也可進行,而且成功率高,復原時間亦短。香港眼科醫學院及香港眼科學會均呼籲市民,若白內障病情已影響視力,就應及早接受手術,避免因拖延手術而令病情惡化或影響日常生活。

白內障小檔案

報導來源:蘋果日報

閱讀更多:新聞速遞

Back